“大家都注意到了嗎!現在我們的官方簡稱又多了個華科大咯。”華中科技大學官微日前對外發布稱。
近日,教育部核準華中科技大學對于學校章程的修正,其中提到,將第二條修改為:“學校名稱為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華科大……”
【資料圖】
教育部官網截圖
自此之后,該校又多了一個“新”簡稱。
然而實際上,很多熟悉華中科技大學的人,一直以來都更習慣叫它“華科”或“華工”、“華科大”,以至于有網友調侃,“官方終于承認自己叫華科了”。
微博截圖
高校簡稱爭論多
華中科技大學不再倔強?
其實,對于高校簡稱的爭議,已持續多年。
2014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核準與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所有高校章程的核準工作,在章程中客觀表述學校的組織特征與定位,并且以章程建設推動高校綜合改革。
隨即,多所高校對高校章程進行修正,由此也引發“簡稱之爭”。
一方面,是一所高校有多個簡稱,或官方簡稱民間不認,如華中科技大學就是此類情形。
2014年,在教育部核準的《華中科技大學章程》中,該校官方簡稱明確為“華中大”。然而,該簡稱的使用度和知曉度一直不高。
2017年6月,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華科大站”更名為“華中大站”,還曾引發熱議。
據媒體報道,華中科技大學曾專門向武漢地鐵集團發函,要求用官方簡稱“華中大”來命名。武漢地鐵集團經過研究,采納了其建議并獲批準。
但這一改名遭到很多市民反對,有人認為,在武漢的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校名中都有“華中大”這幾個字,容易讓外來游客和第一次來武漢上大學的新生混淆。
經過一番討論后,該站最終定名為“華中科技大學站”。
如今,華中科技大學終于將“華科大”正式列入高校章程中。對此也有網友疑惑,高校簡稱合不合適,誰說了算?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兼學校史志分會理事長儲朝暉認為,教育部“關于同意華中科技大學章程部分條款修改的批復”,事實上是批復高校章程,并不是批復它們的簡稱。所以,高校的簡稱合不合適,并不能夠以教育部的批復作為依據。
此外也有教育學者曾表示,大學簡稱一般是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及民間約定俗成的稱呼,對簡稱的確立是大學自己的事情。
高校簡稱之爭尷尬頻出
如何避免?
高校簡稱之爭,更常見的還是不同地區高校簡稱撞車現象,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爭論誰該叫“南大”。
此外還有人們熟知的,河南大學和河北大學都簡稱“河大”,湖南大學和湖北大學都簡稱“湖大”,山東大學和山西大學都簡稱“山大”,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都有個“華師”的稱呼,等等。
記者注意到,不同地區的高校官方簡稱仍存在重合問題,但有些高校只是社會上稱呼相撞,其官方簡稱并不重合。
如在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的章程中,都堅持簡稱為“南大”。湖南大學和湖北大學的章程中,也明確簡稱為“湖大”。
河南大學章程中保留“河大”的簡稱,但河北大學的章程中并沒提到簡稱。類似的還有山東大學和山西大學,前者章程明確簡稱為“山大”,后者無相關內容。
至于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則在章程中分別簡稱為“華南師大”、“華中師大”、“華東師大”,“華師”并非官方簡稱。
簡稱撞車現象如何避免?儲朝暉認為,高校的簡稱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一是能把學校的基本元素包含在內,二是不與其它學校形成名稱混淆。如果這兩點做不到,這個簡稱就不應在通用范圍內使用。此外,還應該考慮到語言表達習慣及語感問題。
對于民間通俗的叫法,儲朝暉認為,如果是寫進高校章程中的簡稱,應該考慮到整體,在任何時空環境中,這個簡稱都應該沒有重復,沒有歧義和誤解,沒有元素的缺少,這樣才能構成高校簡稱相對而言“既簡又完整”的要求。
此外,也有專家建議,一方面應尊重歷史、尊重權威,比如教育部先行批準的大學章程中確定的簡稱,后申報的學校應回避。另一方面,現在大家也接受了三音節詞和四音節詞,大學簡稱不是非減到雙音節不可。
高校為啥這么在乎“稱呼”?
對于高校來說,名字為何如此重要?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曾指出,對于大學簡稱的爭奪,反映出對辦學特色追求的問題。
比如就曾有高校教師發文稱,當初華中科技大學采用“華中大”的簡稱,可能意在“要辦一所有實有名、名正言順、名副其實的綜合性一流大學”。
實際上,不只簡稱。近年來,國內還興起“大學改名潮”,不少“XX學院”更名為“XX大學”,或將校名中的地域名稱擴大,向層次更高、學科門類更廣的“高大上”方向靠近。
2017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還特別提到,一些高等學校定位不清,熱衷于層次提升或更名,盲目增設學科專業,辦學特色弱化,同質化傾向明顯。
在儲朝暉看來,“大學改名潮”已造成一些混亂。“比如2000年前,某地有所‘某某師范專科學校’,2000年后,該校改成‘某某學院’,2010年后,當地又有一所中等師范改為‘某某師范專科學校’,那么這兩所學校,歷史上就很難分清楚,所以這類改名不僅造成很多混淆,還造成一些學校的歷史文化元素缺失。”
他認為,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還是應該保留各個學校的文化元素,盡可能讓它們的傳承具有連貫性,同時又能相互區分。(記者 袁秀月)
![](http://www.hnonline.com.cn/skin-show/images/bg6.jpg)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熱議:“華中大”還是“華科大”,高校名稱為啥惹爭論?
2022-09-04 09:47:54
-
天天要聞:天津民警“匆匆一瞥”救下一女孩兒還許下一個約定……
2022-09-04 09:53:11
-
當前頭條:父親因公殉職兒子承父遺志考入父親母校
2022-09-04 09:52:43
-
世界觀天下!服貿會新觀:從概念走向現實,元宇宙風起
2022-09-04 09:43:24
-
當前熱議!江蘇睢寧鄉村將“孩子上大學村里發獎勵”寫入村規民約
2022-09-04 10:02:57
-
【全球新視野】臨潁:堅持“項目為王” 為縣域經濟發展續航儲能
2022-09-04 09:55:55
-
天天熱點!漯河交警暖心守護 助走失母子團聚
2022-09-04 09:54:43
-
當前速看:臨潁:邊巡邊改 讓小路燈照亮村民的幸福路
2022-09-04 09:59:53
-
即時焦點:漯河交警強化源頭管控 全面排查隱患 預防道路交通事故
2022-09-04 09:48:51
-
環球滾動: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14+1359”
2022-09-04 09:59:41
-
環球通訊!第九屆博博會今天下午5點閉展
2022-09-04 09:42:24
-
實時焦點:創單季最大虧損后軟銀或大幅削減成本:旗下愿景基金面臨裁員
2022-09-04 09:16:59
-
【環球新要聞】中秋月餅,要讓民眾吃得口“福”心悅
2022-09-04 09:03:19
-
世界球精選!緊急提醒!浙江多地旅游景區暫時關閉,旅游團取消;9月5日停課1天,一地最新通告
2022-09-04 09:18:09
-
焦點!浙江80個預警生效中!臺風“軒嵐諾”逐漸靠近 今日夜間到5日早晨將在浙江近海海面北上……
2022-09-04 09:06:39
-
天天動態:河南昨日新增17例本土無癥狀,無新增本土確診
2022-09-04 08:54:18
-
焦點報道: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314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59例
2022-09-04 09:15:24
-
前沿熱點:保利武漢大幅降價賣房后發聲明:銷售無效,原路退回款項
2022-09-04 09:06:48
-
當前訊息:上半年全國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為97.49%
2022-09-04 08:58:39
-
焦點簡訊:鄭州機場2022暑運累計運送旅客291萬人次
2022-09-04 09:03:10
-
今熱點:9月3日河南省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7例
2022-09-04 08:47:18
-
全球動態:凝心聚力 真抓實干 官渡鎮積極開展創文迎檢工作
2022-09-04 08:39:59
-
全球今頭條!河南羅山縣:“一人買房全家幫”,鼓勵鄉鎮居民進城購房
2022-09-04 09:01:21
-
天天看點:畝產650公斤!打破河南省小果花生單產最高紀錄 科學種花生 高產有保證
2022-09-04 08:39:22
-
焦點短訊!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丨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2022-09-04 08:51:03
-
環球快看:高質量開展第三次土壤普查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2-09-04 08:39:59
-
當前頭條:游客爭相打卡 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展區熱度不減
2022-09-04 08:19:01
-
當前聚焦:高溫下菜籃子供應如何 蔬菜價格小漲 水產局地受損
2022-09-04 08:01:06
-
【天天速看料】2022年暑期檔票房達91.35億元
2022-09-04 08:01:01
-
【世界播資訊】149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中報:貨幣市場基金總利潤超千億
2022-09-04 0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