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分唐宋”,是南宋以降古典詩學批評中討論頗多的話題。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總結說:“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天下有兩種人,斯分兩種詩。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意在強調唐詩、宋詩是兩種各有所長的審美范式,雖與朝代有關,但可以超越朝代的時間限定,審美意義上的“唐詩”不一定出自唐人,“宋詩”也不一定出自宋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由“詩分唐宋”引出一個問題:唐宋兩朝的其他重要文體,比如與詩歌關系密切、被稱為“詩余”的詞,是否也可以作唐宋之分,具有審美意義上的“唐詞范式”與“宋詞范式”呢?從唐宋詞產生的文化土壤、創作實踐以及美學接受等方面來看,“詞分唐宋”不僅可能,而且是一種客觀存在。
“詞分唐宋”的文化土壤:中唐到北宋的漸進式文化轉型
文學審美形態的演變,與孕育它的文化土壤密切相關。在中國文化史上,唐宋兩朝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轉折期。以中唐為界,從魏晉到盛唐一直在政治體制中處于中心位置的門閥貴族日益衰落,而通過科舉躋身仕途的寒門庶族勢力則不斷增強,至宋代完全取代了門閥貴族,形成了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官政治。經濟上,兩稅法取代了租庸調制,農民對土地的依附關系減弱,以城市為中心的商業經濟日趨繁榮。文化方面,思想領域由儒、釋、道三教并行走向以儒為主兼融釋、道的理學獨盛。印刷術的廣泛應用則使知識迅速擴散,社會的文化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今人通常將中唐之前上承魏晉南北朝的文化稱為“唐型文化”,中唐發端、成于宋代的文化稱為“宋型文化”。“以豐神情韻擅長”的唐詩與“以筋骨思理見勝”的宋詩,分別是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文化所開出的精神花朵。“詞分唐宋”的現象,也與唐宋文化轉型有關,但與詩歌相比,又有其特殊性。
詞作為一種文體,在盛唐以前處于萌芽狀態,到中唐之后才有較多文人投入創作。其小令體式成熟于晚唐五代,而小令、長調并盛,風格多姿多彩的繁榮局面,到北宋后期才初步形成,至南宋始“極其工”“極其變”。可見,它的發展、成熟期是在“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轉變發生之后。
不過,文化轉型并非一蹴而就。中唐之后,“唐型文化”的某些因子依然長期存在。比如科舉考試,終唐之世不僅取士數量不多,而且多出自世家大族。六朝貴族的流風遺韻、“富貴氣象”,仍為士人們悠然神往、反復詠嘆。作為“宋型文化”思想內核的儒學,雖從中唐的韓愈開始就呼吁復興,但到仁宗朝慶歷前后才真正實現,理學的生成更要到北宋后期。
據此可知,唐宋文化轉型的發生,并不意味著“唐型文化”馬上就被“宋型文化”取代,只不過“宋型文化”諸要素在與“唐型文化”諸要素的相持中不斷成長壯大,最終占據了主流地位。這種漸進式的變革,為中唐以后“唐型”詞的產生及其向“宋型”詞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文化土壤。
“詞分唐宋”的創作實踐:“唐詞范式”與“宋詞范式”的生成與演變
從詞的創作史來看,唐五代、北宋總體上屬于“唐詞”的時代。晚唐五代的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煜等人是“唐詞范式”的奠基者。他們的基本創作方法是“以唐詩為詞”,即采用與唐人絕句、律詩相近的小令體式,將唐詩的藝術手法、創作經驗運用到詞中,營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含蓄委婉的韻味。其中,溫、韋所代表的花間詞風與馮、李所代表的南唐詞風又各為“唐詞范式”之一體。“花間體”純為應歌而作,產生與傳播于貴族宴飲娛樂的場合,多寫類型化的艷情閨思。“南唐體”雖也有應歌的目的和作用,卻常常融入憂生憂世之思。李煜亡國之后的詞作更是像詩歌一樣真率直接地言志述懷,抒寫國破身降的深悲巨痛。
北宋詞壇在神宗朝以前,基本處于“唐詞范式”的影響下。柳永雖以慢詞創作打破了小令一統天下的局面,其“以賦為詞”的手法也開啟了宋詞新風,但因“俗”名而未獲主流認同。在北宋后期,隨著宋型文化的發展、成熟,“宋詞范式”也初步生成。
所謂“宋詞范式”,是指體現了宋型文化特色的詞體審美范式。這種宋型文化特色可概括為三個方面:科舉制激發了士人參政議政、關心社會的淑世情懷;儒、釋、道三教合流的哲學思潮造就了敏于思辨的理性精神;知識普及化帶來的對前代文化集大成式的學習、整合與運用。以此來看北宋后期詞壇,則“宋詞范式”的構建主要有兩條道路。
一是以蘇軾為領袖的革新派。他將“以唐詩為詞”變為“以宋詩為詞”,把宋詩“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的作風引入詞中,不刻意追求含蓄深遠的意境。作詞是為了盡情抒寫士大夫的思想情感、人生際遇、哲理體悟。二是以周邦彥為代表的改良派。他的詞在內容上保留了“唐詞”特點,形式上講究協律可歌,但在藝術表達上發展了柳永的“以賦為詞”,注重鋪敘、思力、典故運用,體現出宋代士人深厚的知識素養與以理節情的美學追求。
“宋詞范式”盡管在北宋后期已初步形成,但無論是革新派還是改良派,都未能取代“唐詞范式”的主流地位。蘇軾與周邦彥的詞作為經典的審美范式被廣泛接受,是從南宋開始的。
南宋為宋型文化成熟之后的穩固發展期。理學流行,復雅呼聲高漲,士大夫的心態日益內斂。前期由于國勢劇變,士人多懷抗金恢復之志,因此蘇詞言志述懷、不拘音律的作風受到重視。辛棄疾接過革新派的大旗,將“以宋詩為詞”的作風發揮到極致,慷慨悲壯地書寫英雄之志、失路之嘆,完成了“宋詞范式”中“蘇辛體”的建構。南宋中后期偏安之局已定,士大夫更加推崇文雅意趣,周邦彥注重技巧、音節和雅、用典豐富的詞風由此大受尊奉。姜夔在周邦彥的基礎上改良,以江西詩法入詞,用健筆寫柔情,矯秾麗為清空,開創了格高調雅的風雅詞派,形成了“宋詞范式”中的“周姜體”。“宋詞范式”成為南宋詞壇的主流。
“詞分唐宋”的美學接受:“宗唐”派與“宗宋”派的形成與融合
從唐宋詞的接受史來看,歷代不少人注意到了詞亦如詩,存在著“唐音”“宋調”的美學差異,并且形成了“宗唐”派與“宗宋”派。“詞分唐宋”的現象,也由此可證。
在宋金元時期的詞論中,已經出現了一些涉及詞體唐宋之辨的比較。如北宋后期李之儀推崇以《花間集》為代表的唐詞之“韻”,認為學詞當以《花間集》為主,以宋人為輔。李清照則從儒家詩教說的角度批評唐五代詞,并在堅持詞應保持協律可歌的體性的同時,提出了高雅、鋪敘、典重、故實等詞體審美標準,顯示出宋型文化的影響。
南宋詞壇創作以“宋詞范式”為主,理論上也與此相應,前期多崇蘇,后期多尊周。而“唐詞范式”中的“花間體”,則處于褒貶并存的境地。人們一方面肯定唐詞的藝術,奉《花間集》為“倚聲填詞之祖”,另一方面又批評其不合政教,認為其靡麗的風格無補于世道人心。金元詞壇主要“宗宋”,但南北風氣不同,北方的元好問等人主尊蘇、辛,南方的張炎等人則力推周、姜。
明代詞學進入自覺期,人們對于唐宋詞的審美差異,有了明確的比較意識。李開先在《歇指調古今詞·序》中說:“唐、宋以詞專門名家,言簡意深者唐也,宋則語俊而意足。”明代中后期,由于心學影響下主情說的興盛以及文壇的擬古主義思潮,尊唐復古成為詞壇主調。徐渭在《南詞敘錄》中明言:“晚唐五代填詞最高,宋人不及。”至明末清初,更是出現了以云間派詞人陳子龍為首的“宗唐”派。他們學習花間、南唐詞風,專作小令,對詞之“宋調”置之不顧。
清代前期,王士禛、納蘭性德等著名詞人都有“宗唐”的傾向。不過,“宗宋”的勢力也在此時崛起,形成兩大派別:一是以陳維崧為首,發揚了蘇、辛詞風的陽羨詞派;一是以朱彝尊為宗,學習姜夔、張炎詞風的浙西詞派。浙西詞派因為符合官方“清真雅正”的審美觀念,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清朝中期以后,社會亂象漸顯,于是以復古為口號又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常州詞派應運而生。該派的開創者張惠言尊尚“唐音”,奉溫庭筠詞為最高典范,在華美的辭藻、深婉的意境中寓有政教大義。這種對“唐音”藝術典范的重新闡釋,其實是融入了詞之“宋調”的政治品格、現實價值。該派理論家周濟主張學詞應從“有寄托”的南宋詞入,從“無寄托”的北宋詞出,也是融合唐宋之意。
也有詞學家運用新的理論體系去評價唐宋詞,其中王國維是突出代表。他融貫中西文藝理論,建立了以“境界”為核心的詞體審美標準。他贊美唐五代北宋詞有“境界”,批評辛棄疾之外的南宋詞無“境界”,尊“唐音”貶“宋調”之意非常明顯。但他后期對既具“宋調”新質又保留了一定“唐音”特色的周邦彥詞評價頗高,說明其詞學觀中也有融合唐宋的一面。
總之,唐宋文化轉型是一場復雜而深刻的變革,由此產生的文學審美范式上的唐宋之分,不僅存在于詩中,也存在于詞中,還可能存在于其他文體中。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高峰,唐宋文學在這場頗有“文藝復興”意味的文化轉型中的表現,還有不少話題值得進一步探討。
(作者:符繼成,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詞體的唐宋之辨研究”負責人、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天天熱議:詩分唐宋詞亦分唐宋
2022-09-07 08:50:48
-
全球快資訊丨“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2022-09-07 08:49:38
-
環球速讀:高溫干旱波及養殖業 大閘蟹小龍蝦都受挫
2022-09-07 08:46:47
-
【新視野】教育部:嚴厲打擊隱形變異培訓強化非學科類培訓監管
2022-09-07 08:59:00
-
【世界報資訊】爭做環境守護者
2022-09-07 09:00:24
-
要聞: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和改革力度加大 2021年外資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增至7.8%
2022-09-07 08:53:46
-
看熱訊:文旅文創融合激活全域旅游
2022-09-07 08:42:30
-
今日快訊:旅游平臺推出因震情免費退改方案
2022-09-07 08:44:16
-
興寧區昆侖鎮:家庭農場激活鄉村產業 葡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2022-09-07 09:09:04
-
【全球聚看點】李萱萱: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2-09-07 08:59:37
-
世界觀速訊丨洛陽一小區將“敬老愛老”寫入“居民自治公約”
2022-09-07 08:50:24
-
資訊推薦:偃師區高崖村:盤活資產,做大集體經濟“蛋糕”
2022-09-07 08:56:49
-
世界快看點丨今日白露 洛陽最高氣溫將重回“2”字頭
2022-09-07 08:40:06
-
環球今日報丨特拉斯就任英國首相
2022-09-07 08:50:00
-
世界微速訊:王城大道隴海鐵路橋東幅將封閉檢測
2022-09-07 08:50:07
-
環球快播:670戶空閑孵化場所待創業者入駐圓夢
2022-09-07 08:50:37
-
每日短訊:非法營運,嚴查!鄭州確定這些重點區域
2022-09-07 08:39:05
-
全球視點!河南嚴厲打擊養老詐騙:追回經濟損失1300多萬
2022-09-07 08:42:22
-
天天亮點!河南:到2025年七成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設中醫科
2022-09-07 09:02:56
-
全球熱文:用情守護“夕陽紅” 河南重拳打擊養老詐騙
2022-09-07 08:57:57
-
世界新資訊:9月6日河南省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4例
2022-09-07 08:39:24
-
環球資訊:納指七連跌 “散戶抱團股”3B家居下挫超18%
2022-09-07 08:43:13
-
全球觀熱點:林俊杰“炒房”:一年不到虧了80%,陷入一場騙局?
2022-09-07 08:47:40
-
今日快訊:數字貨幣將為經濟社會帶來哪些變化
2022-09-07 09:02:36
-
環球熱議:提速入市 北京多個區域新盤亮相、“補貨”
2022-09-07 08:55:26
-
最新快訊!漯河專題研究人民路新澧河橋、澧河退水閘橋閘聯建規劃設計
2022-09-07 08:54:27
-
每日簡訊:我市召開城建重點項目(工作)第26次周例會 盧希望主持會議
2022-09-07 08:41:54
-
【環球新視野】駐馬店市驛城區:真情駐村解民憂 實意幫扶暖民心
2022-09-07 08:55:10
-
世界今亮點!李萱萱: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2-09-07 08:56:18
-
當前快報:洛陽一小區將“敬老愛老”寫入“居民自治公約”
2022-09-07 0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