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成為今年的一個“熱詞”,值得深思。所謂“逆向考研”,是指“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報考“雙非”高校(非“一流大學”、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雙非”高校更寬泛地理解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總之,“逆向考研”是指學生從較高級別高校考到較低級別高校深造學習的一種現象。
“逆向考研”之所以會引發關注,隱含了對學生“向下”考研的不理解和惋惜之意。其實,這樣的想法沒有必要,有的學生本就沖著“雙非”高校某特色專業而去。同時,“逆向考研”現象也增加了學生多樣化選擇的可能性,這種選擇并非無奈之選,在一定的條件下,它可以成為成功之選,這對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和中國高等教育多樣化格局的形成均有深遠影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挑戰了“學生只有‘向上’考研才是正道”的教育理念
“逆向考研”說法的出現,是基于人們認為高校之間存在級別差距的認識。在世俗觀念里,學生“向下”考研會被視為沒出息,甚至是“失敗”的行為。事實上,這種想法沒有道理。只看是否為“雙一流”建設高校而對一所高校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是不科學的,而對個體學歷身份的歧視更是一種應被滌清的陳舊觀念。客觀上,學生需要綜合考慮個人學術理想、興趣愛好、考研競爭力、學校所在地及家庭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來選擇讀研學校及專業,對此簡單地以“向上”還是“向下”考研來做出優劣評價,頗不客觀。
同時,認為學生應該“向上”深造的觀念本就不符合個體發展規律。如果要求考入“高級別”高校的學生只能“向上”讀碩、讀博,且不說相應高校的碩、博名額容不下這么多人,單說學生能力也可能達不到要求。個體發展不能因本科入學高校級別而被“一錘定音”,只能“向上”、不能“向下”的發展理念將導致學生的自我實現受到束縛,有人會為此背上人生“失敗”的心理包袱。
帶來了“重視學生多樣化選擇”的教育理念
“逆向考研”現象凸顯,雖然人們對此看法不一,但它已顯示了部分學生考研、讀研的多樣化選擇。這種多樣化選擇的教育格局蘊含了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先進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當然,想讓學生選擇到適合自己需求的考研高校及學科專業,首先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高校及學科專業辦出水平和特色。當前,國家明確要求通過高校分類評價來促進高校科學定位、提升質量,完善高等教育結構體系,引導國人接受多元人才觀,我們迫切盼望政策落地實施、收到實效。
重視多樣化選擇,還需要學生進一步喚醒主體意識,看淡學校名氣、學歷身份等外在條件,嘗試多種學習體驗。其實,現代社會發達的信息技術,已為個體學習提供了相當便捷的條件,今天的學生,能夠聽到世界各頂級大學的絕大部分專業課程。所以,學生成才與否、發展怎樣,不完全與學校教育掛鉤,這也為學生更加自主地選擇求學路徑提供了可能。良好的教育格局,會為學生提供多元、雙向的流動機會,“逆向考研”就是其中一種。
對管理部門做好引導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逆向考研”現象體現了學生對未來學習深造的多樣化選擇,然而,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更多的是“為學歷而考研”。對此,教育管理部門一方面要加強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保障考研公平競爭,同時,也要做好相關引導工作。
首先,要引導學生理性選擇。建議學生充分考量自己的讀研目的、專業興趣以及學習能力、意志品質等因素,并從報考學校的網站、相關同學處或者意向導師處等渠道了解報考學校及學科專業的具體情況、未來發展。引導學生抱著對自己負責并承擔后果的態度做出慎重決定。學生一旦明確自己想要什么,日后便不易被外部評價所左右,學習動力及克服困難的勇氣就會更強大,最終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其次,要引導學校苦練內功,以優質教育吸引學生。學校的水平和特色應該由學校的老師、學生共同成就。例如,“雙非”高校有不少導師本身學養出眾,對學生指導更是用心踏實。為此,“雙非”高校應做好對此類老師的宣傳推介,老師也要主動向有報考意愿的學生傳遞教育教學要求、人才培養目標、應有治學態度和教風學風情況,把真正有志于此的學生吸引進來,潛心深造,創出佳績。
最后,要引導社會公眾重視人才的實際才能,不能只看學校“標簽”和學歷身份。黨政機關、國家單位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選拔和使用機制。只有個體擁有公平競爭機會,能夠憑借真才實學成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學生選擇考研目標才會更加理性。
總之,“逆向考研”的學生,也能自信滿滿地刻苦學習,迎接未來。學生多樣化的考研選擇,反作用于高校人才培養競爭,也是提高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一大契機。
(作者:樊秀娣,系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員)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當前速讀:“逆向考研”,促使教育理念和行為方式革新
2022-10-11 08:54:06
-
【環球新視野】北京首批畢業生公寓試點項目全面入住
2022-10-11 09:00:30
-
環球聚焦:市交通運輸局執法系統 “十一”大執法行動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2-10-11 09:03:23
-
環球快資訊丨駐馬店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關于三年服務提升方案的工作進展情況
2022-10-11 09:02:21
-
【環球時快訊】新華全媒+|科學陽光使用網絡 享受健康精神生活
2022-10-11 08:46:14
-
每日視訊:駐馬店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開展住房公積金服務提升三年行動
2022-10-11 08:50:48
-
【當前獨家】鞏固創建成果 提升創建水平——市財政局積極迎接全國文明單位年度復檢
2022-10-11 09:04:02
-
惠州惠東大項目大平臺帶動大發展 賡續奮斗開創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2022-10-11 09:09:34
-
天天觀速訊丨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6例
2022-10-11 08:56:05
-
天天播報:息縣彭店鄉多舉措勾勒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2-10-11 08:38:45
-
焦點短訊!一百天很短,固始公安的守護永不停歇
2022-10-11 08:45:42
-
當前熱門: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優質服務基層行”走進息縣
2022-10-11 08:51:04
-
焦點精選!守護“紅”“綠”底色 打造司法服務綠色法治商城樣板
2022-10-11 08:52:29
-
環球熱訊:息縣職能部門聯合發力 助推營商環境優化
2022-10-11 08:53:40
-
當前關注:抗逆又抗病、平均畝產970.8公斤!河南這個玉米新品種厲害了
2022-10-11 08:58:30
-
【天天播資訊】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數說河南省黃河流域十年之變
2022-10-11 08:53:35
-
當前短訊!提升養老服務 守護幸福晚年 截至目前,我市九百二十三個社區已基本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2022-10-11 08:57:38
-
天天快資訊:市城建重點項目(工作)第30次周例會召開 盧希望主持
2022-10-11 08:41:32
-
全球即時看!全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推進會召開 王志宏等出席
2022-10-11 09:00:01
-
環球新動態:清豐縣委書記曹擁軍深入紙房鄉開展“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專題調研
2022-10-11 09:01:45
-
全球速讀:平頂山市葉縣今年新增1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全市第一
2022-10-11 08:53:59
-
全球微資訊!舞鋼市紀委監委“三個三”工作法推動信訪工作提質增效
2022-10-11 08:50:27
-
全球觀察:平頂山高新區“紅色驛站”讓政務服務更有溫度
2022-10-11 08:56:18
-
天天快播:寶豐縣及時發放高齡津貼 1月至9月累計發放580.97萬元
2022-10-11 08:55:41
-
世界播報:項目總投資18億元 河南盛舞廢鋼加工基地開建
2022-10-11 08:58:34
-
惠陽加速融深融灣邁向“智造高地” 城鄉顏值刷新文明指數提升
2022-10-11 08:56:22
-
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2022-10-11 08:54:54
-
豐順奮力推動蘇區全面振興人民共同富裕 實現從“體量優勢”到“質量優勢”轉變
2022-10-11 08:53:14
-
大埔巧借“東風”打造綠色發展先行地 扎實做好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工作
2022-10-11 08:50:46
-
梅州蕉嶺堅持“六大升級”構筑“六新高地” 以工業化舉措推動農業產業化
2022-10-11 08: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