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臺灣的幼兒教育理念帶來大陸,推動兩岸幼兒教育交流,這是我的目標。”近日,在成都市一家幼兒園內,臺灣青年廖家興正在給幼教老師培訓。談及自己在大陸的事業,這位來自臺灣新竹的“成都女婿”說,自己專注于通過培訓,提升幼教教師綜合能力與素質。
廖家興今年29歲,祖籍江西贛州。從小在眷村長大的他,接觸過很多來自大陸的老人。小時候,他常聽眷村的老人們聊天,來自大陸的各種口音讓他印象深刻,也對大陸有了初步了解和朦朧印象。
“我的外公是江西贛州人,給我講過很多家鄉的故事。”廖家興回憶,年幼時身邊的人和事,給他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也正因如此,大學期間,他決定到大陸支教。
(相關資料圖)
大二那年,廖家興第一次踏上大陸,前往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的鄉村學校支教。“雖然鄉村的條件不太好,但人們的友善令我印象深刻。”直到大學畢業,他每年暑假都去獻縣兩個月,與當地結下了深厚感情,更意識到“兩岸血濃于水”的事實。
不過,大學期間的廖家興并未決定在大陸工作,直到在臺灣輔仁大學讀研究生期間,他遇到了一位來做交換生的成都姑娘。
2017年研究生畢業后,廖家興曾短暫在香港工作,后于2018年來到成都,扎根“天府之國”創業。在學校學習幼兒教育研究的他,將事業放在了兩岸幼教交流上。
“在臺灣時,我曾多次參加兩岸教育教學交流活動,發現兩岸幼教領域存在差異,因此有了創業的想法,也清楚了自身的定位。”廖家興認為,作為“登陸”的臺灣青年,必須錨定自己事業的目標和定位,這樣才能少走彎路。
在大陸這五年,廖家興培訓和考察多地的幼兒園。他認為,對幼兒教師的專業培訓是重中之重,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能力,“很多幼兒教師工作以后,缺少獲得專業培訓的機會。”
也是從2018年開始,廖家興開始組織臺灣講師團,服務于大陸各地需要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幼兒園。除了成都本地,他的足跡遍布北京、哈爾濱、沈陽、大連、佳木斯、蘭州等地。
目前,廖家興在成都一家幼兒園擔任教學總監,日常重點工作是給幼教教師培訓。“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名點燈人,以點亮更多幼教老師為使命,而老師傳遞手中的燭火,繼續點亮我們的下一代。”
除此之外,廖家興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在這家幼兒園,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在書法教室和茶文化教室內,學習著相關的知識和技藝。
疫情暴發之前,廖家興還時常回臺北,與母校的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大陸故事。“在臺北西門町,就有一條路叫‘成都路’,我扎根成都后,跟學生們的分享讓他們更有共鳴,也更加了解大陸。”
廖家興說,作為兩岸幼兒教育交流的實踐者,自己未來會帶動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從事相關行業。他也透露,未來的人生中心都會放在成都,這里已經是自己的家,“再過幾個月,我就要當爸爸了!”(記者 王鵬)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天天看熱訊:“90后”臺青扎根成都:做兩岸幼教交流的實踐者
2022-11-13 09:49:51
-
全球時訊:工信部: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投融資規模漲幅超過100%
2022-11-13 10:03:07
-
國家衛健委:11月12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75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086例
2022-11-13 09:42:50
-
長三角高鐵成網助力“雙11”快件運輸
2022-11-13 09:39:40
-
11月12日河南新增本土感染者242+2423,其中鄭州241+2401
2022-11-13 09:53:59
-
熱點聚焦:鄭州國際陸港上街片區海鐵聯運國際班列首發
2022-11-13 09:15:04
-
全球新消息丨南陽臥龍發布通告: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2022-11-13 09:06:51
-
兩部門發文開展試點建設 完整社區如何改善你我生活?
2022-11-13 09:04:18
-
鄭州市金水區調整部分區域風險等級
2022-11-13 09:01:53
-
當前簡訊:土耳其稱正采取措施成為天然氣供應中心
2022-11-13 09:07:43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24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423例
2022-11-13 09:11:37
-
精彩看點: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1675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086例
2022-11-13 09:09:16
-
快看:哥倫比亞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超390個城鎮,拉響紅色預警→
2022-11-13 09:03:19
-
日本又一內閣大臣因丑聞離職 日媒稱岸田內閣或受沖擊
2022-11-13 09:05:58
-
非洲大蝸牛入侵委內瑞拉西部
2022-11-13 09:12:07
-
【播資訊】愛上網購!2.64億人,正成為重要的消費力量
2022-11-13 08:43:45
-
提前完成任務!河南近百萬人將實現“出棚進樓”
2022-11-13 08:55:01
-
中國成為“國際濕地城市”最多的國家
2022-11-13 08:44:49
-
當前動態: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4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423例
2022-11-13 08:56:13
-
全球視點!今豫言丨“數字”重塑職教新生態
2022-11-13 08:42:25
-
天天通訊!十大戰略深度看丨讓機構編制工作為改革賦能助力
2022-11-13 08:49:02
-
全球短訊!鑿壁云臺 群洞疊彩——弘揚紅旗渠精神的河南實踐系列報道之二
2022-11-13 08:49:18
-
【聚看點】“豫科技”助天舟五號太空“送貨”
2022-11-13 08:59:55
-
【播資訊】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4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423例
2022-11-13 08:59:35
-
【全球新視野】河南省近百萬人將真正實現“出棚進樓”
2022-11-13 08:07:26
-
河南:讓機構編制工作為改革賦能助力
2022-11-13 07:58:15
-
焦點熱訊:中鐵裝備斬獲 兩個國家級“金牌”
2022-11-13 08:12:29
-
全球熱點評!工業互聯網應用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2-11-13 08:08:27
-
每日時訊!日本為何不肯放棄捕鯨業
2022-11-13 08:14:12
-
每日聚焦:新能源汽車成北京車市贏家
2022-11-13 0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