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安徽師范大學第51屆校運會開幕式上,一幅幅活靈活現的魚燈“國畫”驚艷全場。伴隨著悅耳動聽的《大魚海棠》旋律,一條約5米長的大魚燈領著80只小魚燈,時而聚攏,時而嬉戲,宛在畫中游。這就是徽州特色民俗體育形式——舞魚燈,原型來自安徽歙縣汪滿田村的民俗魚燈,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當晚,#高校師生做非遺魚燈演繹奇幻夢境#話題沖上網絡熱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00后’行動起來了”等評論全網刷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決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們隨時代變遷而沒落。”安徽師大2021級體育學專業研究生李娟激動地說。
(資料圖)
今年9月開學以來,李娟大多數時間都泡在體育館,從了解魚燈歷史到動手制作魚燈,再到創意編排節目,“第一次在一項體育運動中得到了德智體美勞全方位深度教育”。
為了制作出原汁原味的魚燈,安徽師大專程組織師生求教非遺傳承人,開展魚燈制作專業教學。體育學院、美術學院學生通力合作,歷時一個多月,最終制作出81只魚燈。
編制骨架、糊紙上色、關節組裝……魚燈的制作并不簡單,尤其是為魚鰭糊紙這一環節。“這個環節需要將一整張紙貼上去,然后用手一點點進行調整,保證靈活且紙不能破,十分考驗耐心。過程中,我也深刻體會到了非遺手藝人的匠心和非遺傳承的不易。”2021級體育學專業研究生展大亨深有感觸。
為81只魚燈上色也是“功夫活兒”,“每一筆都有講究,每一筆都是故事”,美術學院的同學們絲毫不敢馬虎,結合傳統與實際舞美效果,小心翼翼地為魚燈勾勒線條、上色添彩。
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非遺創新性傳承發展中,是學校在體育教育中探索落實“五育并舉”的一次全新嘗試。“不少非遺民俗體育都面臨著失傳的窘境,我想,如果青年學子能夠參與其中,一定能夠喚醒乃至激活非遺文化。對青年學子來說,這不僅是一堂體育課,也是一堂歷史課,還是一堂提升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思政課。”10余年來,安徽師大體育學院副院長余濤始終致力于推動非遺民俗體育進校園,他組建團隊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研,不斷挖掘非遺民俗體育與高校體育教育的結合點,終于讓非遺魚燈結結實實“火”了一把。
在魚燈的動作設計上,區別于傳統魚燈固定的線路游行,余濤充分調動起參演同學專業特性,指導學生觀察真實魚群在水下的游動形態,在此基礎上設計出“魚尾擺動”“小魚繞圈”“小魚尾隨大魚”等動作,確保把靜態的非遺魚燈演“活”。
為了更好呈現非遺民俗體育,余濤邀請開幕式文藝展演負責人、舞蹈表演專業教師王云辰一起前往歙縣進行調研。“為了增加魚燈節目的觀賞性,我們把傳統魚燈與聲光電技術進行了充分融合。”王云辰介紹,節目前半部分保留“非遺魚燈”的年俗特性,使用了鞭炮聲等元素,同時使用“黃河紅”的燈光特效投射在小魚上,呈現非遺魚燈的傳統文化內涵;節目后半部分融合現代音樂《大魚海棠》,同時在背景音效中融入鯤的叫聲和海浪聲效,搭配“海藍色”的水波紋燈光特效,為“游活”非遺魚燈打造身臨其境的立體觀感體驗。
“這里面還有個‘彩蛋’。”余濤介紹,圖案各異的小魚象征著各個學院,在中央洄游的大魚象征著安徽師范大學,小魚攢聚著大魚,象征著安徽師范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凝心聚力,向著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加速邁進。
近年來,安徽師范大學立足安徽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著力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社團”。學校設置了毽球、蹴球、舞龍、射藝、龍舟、魚燈、太極拳、武術、秧歌等一批民俗體育課程,組建了武術、龍舟、高腳競速、板鞋、陀螺等一批民俗體育運動隊,并在去年成為首批省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
“咱給大孩子教會了,大孩子就能教小孩子。”余濤說,目前學校已和安徽省蕪湖市12個社區形成長期合作關系,開起了周末課堂,手把手教授中小學生學習非遺技藝。
(記者 丁一鳴 常河 通訊員 田超)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每日焦點!安徽師范大學:在“舞魚燈”中上一堂文化自信思政課
2022-12-19 09:07:33
-
全球訊息:核酸采樣屋、方艙醫院再利用
2022-12-19 09:18:53
-
全球信息:千億市值個股跑贏大盤說明什么
2022-12-19 09:18:19
-
環球時訊:全市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2022-12-19 09:08:46
-
環球熱頭條丨“內保外貸”向全球地產投資者釋放什么信號?
2022-12-19 09:20:40
-
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2022-12-19 09:08:39
-
環球要聞:考研族考前須做兩次核酸檢測
2022-12-19 09:06:57
-
全球頭條:我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競爭力穩居全球第一方陣
2022-12-19 09:05:42
-
【全球快播報】2023年房企580億美元債待償 “內保外貸”重啟下海外融資規模有望擴容
2022-12-19 09:08:12
-
焦點熱議:孕婦感染新冠病毒怎么辦?
2022-12-19 09:03:42
-
當前新冠肺炎用藥的幾點建議
2022-12-19 09:04:03
-
當前熱門:“內保外貸”向全球地產投資者釋放什么信號?
2022-12-19 09:00:55
-
【以更優營商環境激發更大發展活力】示范區推行“證照聯辦” 助力企業“準入即準營”
2022-12-19 09:06:23
-
每日速訊:河南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水平逐年提升
2022-12-19 09:09:58
-
環球聚焦:河南:近期晴冷干燥,大風頻發,注意森林防火!
2022-12-19 08:58:46
-
環球關注: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今日在鄭召開
2022-12-19 09:21:23
-
焦點熱門:河南社會治理年度藍皮書發布 鄭州營商環境綠色發展全省居首
2022-12-19 09:03:48
-
環球訊息:我市11家企業可生產26種疫情防控相關藥品
2022-12-19 09:08:48
-
最新資訊:“智慧健康E站”將貼心醫療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2022-12-19 09:02:24
-
每日聚焦:全市352萬余畝小麥越冬苗情好于常年
2022-12-19 09:08:24
-
今起地鐵1、2號線全天行車間隔調整為10分鐘
2022-12-19 09:19:29
-
環球看點!多地采取措施加強鳥類棲息地、遷徙停歇地保護—— 生態向好 候鳥翩躚(美麗中國)
2022-12-19 09:11:50
-
環球視點!新冠感染者達到此條件,可認為不具傳染性
2022-12-19 09:06:25
-
全球快播:“洛陽創新”助力大國重器配備“中國心”
2022-12-19 09:16:41
-
全市經濟工作座談會召開
2022-12-19 09:20:05
-
環球即時看!市區樂山大道兩側道路維修 車輛請減速慢行
2022-12-19 09:16:14
-
不畏嚴寒忙搶修 保障供水暖人心
2022-12-19 08:57:16
-
天天百事通!政府搭臺 愛心助銷舒民困
2022-12-19 09:18:06
-
【環球熱聞】駐馬店市驛城區:藥物共享 居民贈藥暖人心
2022-12-19 09:14:41
-
快看:上汽大通發布首款9AT輕客V70 跨界搶食中高端MPV市場
2022-12-19 0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