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2月4日電 題:父子修復師:接力賦予國寶文物“新生”
中新社記者 梁婷
在湖北省博物館,64歲的方國榮與34歲的方晨,近日正對已分類編號的文物殘片做梳理,并確認最后的粘貼、串聯方案。
(相關資料圖)
方國榮與方晨,是一對父子文物修復師。兩人攜手修復的一件出土于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的甲胄,歷時近6年,修復進入收尾環節。
1980年,方國榮進入湖北省博物館從事青銅器修復工作。受父親影響,方晨對文物修復亦興趣濃厚,自2009年起,他跟隨父親學習修復技藝。
據了解,迄今為止,考古發掘中尚無春秋早期完整的人甲出土及復原,這一時期甲胄的研究,缺乏完整研究資料。人甲的復原,可填補春秋早期人甲研究的許多空白,對中國古代兵器史及戰爭史研究,將起到重要作用。
圖為父子修復師確認收尾階段的粘貼、串聯方案。 中新社記者 梁婷 攝
文物珍貴難得,修復難度也極大。方國榮介紹,甲胄出土時已無法清晰判斷原貌,皮甲片的皮胎全部腐爛,所幸有層數不等的髹漆,形成漆殼,才使皮甲片外形得以保存。
自接手修復任務以來,父子倆不曾懈怠。查閱資料、整理殘片、只為這件珍貴文物早日重現世人眼前。
方晨介紹,為復原這副人甲,剪制了1:1皮甲片紙樣。經過處理原始漆殼,與甲片對應粘貼、串聯,就可以展出。
圖為父子倆對照皮甲片紙樣確認修復收尾階段細節。 中新社記者 梁婷 攝
“每一件文物都是唯一的。”方國榮說,于修復師而言,要懷有敬畏心,在尊重文物原貌的基礎上,賦予它們“新生”。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以青銅器數量居多。作為湖北青銅器修復專家,方國榮的修復生涯大多與青銅器為伴。他還多次在曾侯乙編鐘復制項目中擔任技術負責人。
他表示,中國青銅文化歷史悠久,青銅器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考察古代社會風貌、生產水平、冶金鑄造等歷史信息的重要研究資料。
青銅文物修復,包括清洗、矯形、焊(粘)接、封護、作舊等諸多環節。方國榮介紹,比如,對青銅器表面污染物的處理,目的是盡可能地揭示被掩蓋的歷史信息,包括紋飾、銘文、制作工藝等;借修復師之手,對破碎器物進行復原,也是為后世解鎖文物隱藏的“歷史密碼”。
方晨接觸文物修復,也始于青銅器修復。他介紹,修復流程繁瑣,不少環節對初學者是挑戰,因此能堅持下來的人并不多。
父子倆攜手修復曾侯與甬鐘的經歷,讓方晨至今印象深刻。
2月3日,在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父子文物修復師方國榮與方晨,正修復出土于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的甲胄。歷時近6年,修復進入收尾環節。圖為父子修復師確認收尾階段的粘貼、串聯方案。 中新社記者 梁婷 攝
曾侯與甬鐘2009年出土于湖北隨州,出土時殘破嚴重,僅剩8個碎片,修復難度極大。方晨介紹,在修復中,三維掃描技術、3D打印技術等的運用,與傳統技藝相結合,讓嚴重殘缺、變形的文物“恢復原貌”,重現昔日風采。
這次修復,方晨切身感受到,文物修復領域,科技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也讓他下定決心,發揮年輕人所長,更好地守護文物。
如今,方晨逐漸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在重大文物修復項目中“挑大梁”。
“父親修了一輩子文物,如今仍在繼續。”在方晨看來,文物修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護文物。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可以實現完美配合,讓古老文物煥發新生命,不斷傳承延續。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世界觀速訊丨父子修復師:接力賦予國寶文物“新生”
2023-02-05 06:21:35
-
環球速看:可以聊天、編程 這屆聊天機器人能“以假亂真”?
2023-02-05 06:11:14
-
即時看!新疆學者輾轉多國尋訪遺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
2023-02-05 06:01:34
-
新消息丨建農田、保蓄水……多地春耕生產按下“啟動鍵”
2023-02-05 06:05:10
-
世界觀焦點:新疆兵團:大學生返鄉開展“良種牛繁育”助力鄉村振興
2023-02-05 06:18:08
-
想解封賬號只能充值更貴的會員?視頻平臺稱是技術故障
2023-02-05 06:14:46
-
當前關注:備好教材迎開學
2023-02-05 06:18:51
-
簡訊:注意防范!元宵節期間河南這些林區森林火險等級較高
2023-02-05 06:11:28
-
環球快消息!可以聊天、編程 這屆聊天機器人能“以假亂真”?
2023-02-05 05:57:42
-
天天觀察:廣西加快項目建設落地
2023-02-05 06:16:26
-
當博物館“豫”見元宵節 既有煙火氣又有文化味兒
2023-02-05 06:05:28
-
觀天下!中國 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屆高端法治論壇
2023-02-05 03:57:04
-
茶花油
2023-02-05 01:13:23
-
北京冬奧一周年:這些“花兒”在歌唱中長大
2023-02-04 23:01:58
-
【熱聞】港澳臺青年文化嘉年華在蓉舉辦
2023-02-04 23:23:47
-
世界快消息!我國啟動2023年“老字號嘉年華”活動力促消費
2023-02-04 23:07:53
-
去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出爐 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
2023-02-04 23:06:28
-
我國天然林保護修復工程取得重大成效
2023-02-04 22:57:11
-
中國公民阿爾卑斯山區遭雪崩不幸傷亡,我總領館提醒
2023-02-04 22:58:20
-
世界快消息!香港金銀貿易場
2023-02-04 22:41:23
-
合肥發布“提信心拼經濟”若干政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2023-02-04 22:11:43
-
每日速訊:【網絡中國節】全球送祝福!元宇宙行通濟,元宵約定你!
2023-02-04 22:03:00
-
現場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100萬元!2023年元宵民俗文化燈會暨文旅消費提振年啟動
2023-02-04 22:21:17
-
湖南一高速收費站附近多車相撞起火,網傳視頻顯示大貨車小車擠在一起
2023-02-04 22:04:02
-
環球觀天下!農歷新年成為美國紐約市法定假日
2023-02-04 22:17:11
-
世界觀察:李家超:考慮在香港冬季流感高峰期后取消“口罩令”
2023-02-04 22:16:16
-
天天百事通!不需要承擔責任,馬斯克剛贏了這一官司
2023-02-04 22:00:33
-
全球即時看!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就旅美大熊貓“樂樂”離世答記者問
2023-02-04 22:07:41
-
世界速讀:云南昆明:確保2023年旅游總收入增長25%
2023-02-04 21:13:53
-
河南全力拼經濟⑥|“鋁”攀高峰 明晟新材立志做全球鋁加工行業領航
2023-02-04 21:04:08